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是由奇孔古尼亞熱病毒引起的,經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發熱、皮疹、出血、關節劇痛為特征,少數患者遺留持續性關節僵硬。
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
- 目錄
- 1.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4.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應該如何預防 5.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的常規方法
1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奇孔古尼亞熱病毒屬披膜病毒科A組病毒,呈球形或稍具多角形,內有核心,直徑20~30nm,為單股RNA病毒。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其抗原性與O’nyony-nyony病毒、Mayaro病毒、Semlikiforest病毒同為一個亞組。在非洲和亞洲分離的毒株間有較小的抗原性差異。
2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屬于病毒感染,目前對于病毒的治療均只能夠抑制,無法徹底清除,故嚴重患者可并發出血、循環衰竭,應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注意。
3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本病潛伏期3~12天,實驗室感染者為22~80h。起病急驟,突起發冷、發熱,體溫迅速上升至38~40.5℃,伴有非常劇烈的四肢關節及脊椎疼痛,甚至完全喪失活動能力,但關節無紅腫炎癥變化,并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癥狀。發熱1~6天后,多數病人熱退,1~3天后再度發熱,體溫達37.2~38.3℃,持續數天。病后2~5天,半數以上病人有相對緩脈,眼結膜充血,80%以上病人面部、頸部及上胸部潮紅,并在面部、軀干、四肢伸側及手掌(足底)出現散在斑丘疹,也可見出血點、瘀斑或紫癜,同時可有鼻和齒齦出血、胃腸道出血等表現。表淺淋巴結腫大。嬰兒患病常病情嚴重,偶因循環衰竭而死亡;成人患病,病情較輕,幾乎無死亡。自然病程3~10天,但恢復期較長,90%病人經數周至3年以上,關節疼痛及僵硬的癥狀才完全緩解,只有少數病人關節持續疼痛及僵硬,可伴或不伴腫脹。
4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應該如何預防
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具有傳染性,對本病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1、控制傳染源
盡量就地治療,以減少傳播機會?;颊咴诓《狙Y期間,應予以防蚊隔離,隔離期為發病后5天。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應及時上報。對于家庭成員,應佩戴口罩減少傳染幾率。
2、切斷傳播途徑
滅蚊、防蚊也是本病的主要預防措施。
5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本病做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總數可輕度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血小板可稍減少。少數病人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清轉氨酶升高及白蛋白降低。
6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本病宜吃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維生素的食品。宜吃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涼性、寒性或平性食品。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膩、熏制、燒烤、高鹽高脂肪食物。
7西醫治療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的常規方法
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
1、良好休息:病人應臥床休息,減少搬動。
2、降溫:對于高熱病人應先采用物理降溫。有明顯出血癥狀的患者,要避免酒精擦浴,可使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s),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藥物。
3、止痛:關節疼痛較為嚴重者,可使用鎮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