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底癌系指原發于口底黏膜的癌,與來自舌下腺的癌應有所區別。與西方國家比較,我國的口底癌較為少見。占口腔及唇癌的第六位。
口底癌
1口底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口底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1、長期嗜好煙、酒
口底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底癌少見。印度Trivandrum癌腫中心1982年治療234例頰粘膜癌,其中98%有嚼煙葉及煙塊史。世界上某些地區,如斯里蘭卡、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地的居民,有嚼檳榔或“那斯”的習慣。
咀嚼檳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細胞分裂活動增加,使口底癌發病率上升。美國Keller資料顯示吸煙不飲酒或酗酒不吸煙者口底癌發病率分別是既不吸煙也不飲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煙、酒嗜好者的發病率是不吸煙也不飲酒者的15.5倍。酒本身并未證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口腔粘膜。
2、口腔衛生差
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底癌發生。
3、異物長期刺激
牙齒根或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刺激口腔粘膜,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
4、營養不良
有人認為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因為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正常結構和機能的作用,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而與口底癌的發生有關。人口統計學研究顯示攝入維生素A低的國家口底癌發病率高。維生素C缺乏尚無資料證明與口底癌有關。也有認為與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如食物含鐵量低??偟鞍缀蛣游锏鞍讛z取量不足可能與口底癌有關。鋅是動物組織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鋅缺乏可能導致粘膜上皮損傷,為口底癌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2口底癌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口底癌可向周圍鄰近組織蔓延,侵犯到舌體、咽前柱、牙齦、下頜骨、舌下腺、下頜下腺導管及下頜下腺,或穿過肌層進入頦下及下頜下區??诘装┏T缙诎l生淋巴結轉移,轉移率僅次于舌癌,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及頸深淋巴結,但大都先有下頜下區轉移,以后轉移到頸深淋巴結,并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
3口底癌有哪些典型癥狀
1、早期常發生于舌系帶的一側或中線兩側,多為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生長于口底前部者,其惡性程度較后部為低。早期鱗癌常為潰瘍型,以后向深層組織浸潤,發生疼痛、口涎增多、舌運動受限,并有吞咽困難及語言障礙。
2、口底癌以發生在舌系帶兩側的前口底為常見,局部可出現潰瘍或腫塊。由于口底區域不大,極易侵犯舌系帶而至對側,并很快向前侵及牙齦和下頜骨舌側骨板;進一步侵入骨松質后,可時下前牙發生松動,甚至脫落。向后侵犯,除波及后口底外,還可深入舌腹肌層。晚期向深層侵犯底諸肌群??诘装?,特別是前口底癌極易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最易侵及的是頦下及下頜下淋巴結,后期則多轉移至頸深上群淋巴結。
4口底癌應該如何預防
硒,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能力。補硒能增強細胞抗氧化能力,調節內分泌和新陳代謝,清除體內毒素,對于預防癌癥有奇效。但是補硒過量的危害也不小,因此服用含有硒麥芽的體恒健硒維康口嚼片,能安全有效補硒,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會過量,是防治癌癥的首選。
5口底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x線平片及斷層攝影:在口底癌侵犯上、下頜骨及鼻腔副鼻竇時能提供較多有價值的信息。CT不作為常規的檢查手段,應在取得詳盡病史,體檢及其他檢查材料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應用。
2、脫落細胞檢查:適用于病變淺表的,無明顯癥狀的癌前病變或病變范圍不清的早期癌的篩選,對陽性及可疑病例再作進一步活檢確診。對一些癌前期病變者可進行脫落細胞隨訪。
3、活組織檢查:活組織檢查能明確診斷?;顧z應在腫瘤與周圍正常組織交界處采取,避開壞死、角化組織,使取得的材料既有腫瘤組織,亦有正常組織?;顧z器械應鋒利,以免組織受擠壓而影響病理診斷。對粘膜完整的粘膜下腫塊可采用細針及取細胞檢查?;罱M織檢查與臨床治療的間隔時間應越短越好,減少因活檢引起的腫瘤細胞的擴散與轉移。
6口底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1、應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新鮮蔬菜、水果每餐必備。
2、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卷心菜,西蘭花,蘆筍,豆類,蘑菇類,海參,鯊魚等。
3、選用具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海蜇,紫菜,淡菜,海參,鮑魚,墨魚,海帶,甲魚,赤豆,蘿卜,薺菜,荸薺,香茹等。但此類食品性滯膩,易傷脾胃,食納差和發熱時要少吃。
4、不同體質選用不同食物。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可食用乳鴿,鵪鶉,雞蛋,大棗,圓肉,生姜,大蒜。
7西醫治療口底癌的常規方法
1、早期(T1和T2期)淺表的口底鱗癌的放射治療、低溫治療和手術治療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早期口底癌的治療方案:T1N0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為簡單腫瘤切除,T2N0患者采取擴大腫瘤切除、選擇性頸清和聯合放療和/或化療。T1N0和非侵襲性T2N0患者也可選用近距離放療。侵襲性T2N0患者首選外科切除或聯合近距離放療和口外照射。
2、晚期(T3和T4期)的病例,可采用術前放療或高選擇動脈插管區域化療(順鉑、5-氟尿嘧啶、平陽霉素、paclitaxel和carboplatin等)加手術治療。如腫瘤侵及下頜骨,或有頸部淋巴結轉移時,應施行口底部、下頜骨、頸淋巴聯合根治術。對雙側頸淋巴結轉移的病員,可同時或分期行頸淋巴清掃術。晚期病員也可用放射治療或化學藥物進行姑息性治療。
3、腫瘤切除后如組織缺損過多,可采用筋膜橈側前臂皮瓣、頰粘膜瓣、帶蒂舌部中央島狀皮瓣、vastuslateralis瓣、同種異體郵票狀全厚皮片、陰莖包皮游離皮瓣、腭粘膜骨膜游離瓣、舌骨下瓣、頸闊肌皮瓣、胸鎖乳突肌皮瓣、腓骨骨皮瓣、腹直肌復合瓣、腹股溝游離皮瓣和血管化的腸移植重建口底。